在江西省赣州市章贡区红环路社区,欧博娱乐物业工作人员轻点手机屏幕,社区内所有电动自行车充电桩的运行状态一目了然;在南康区家具产业园,焊工张师傅通过“扫码备案”完成动火作业审批;在经开区安全生产考试中心,电工学员正在智能化考场完成高压电工作业考试……这一幅幅安全生产新图景,正是赣州市开展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取得的显著成效。 自2024年国务院部署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以来,赣州市坚持“科技强安、机制创新、源头治理”的工作思路,推动安全生产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,探索出一条具有赣州特色的安全生产治理新路径。 数字赋能:让安全监管更智慧 “过去检查动火作业,我们得逐个工地跑,现在通过手机上的监管平台就能实时了解各个点位的作业情况。”赣州市应急管理局执法支队的工作人员一边介绍,一边点开了手机里的电气焊作业监管平台。 电焊机加装的“芯片”(中间黑块状),成为赣州安全监管的“智慧大脑”。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这套系统整合了“AI+物联网+北斗”技术,是全国首创的电气焊监管方案,如今已成为当地安全监管的“智慧大脑”。当系统通过AI识别出作业现场存在易燃物品时,会立即触发“红色”报警,确保执法人员能在最短时间内赶赴现场处置,欧博allbet从源头避免火灾事故的发生。 工作人员通过智慧系统实时查看电焊机状态。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目前,该平台已在全省推广,成为安全生产领域数字化转型的标杆案例。 智能防控:为充电安全加上“保险锁” 在章贡区,居民陈女士正在小区内使用驴充充智能充电桩为电动车充电。“现在充电放心多了,一旦有问题手机会立即收到提醒。”陈女士笑着说道。面对全市170.9万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管控压力,赣州市聚焦充电环节风险,创新实施“平台监管+智能设备+便民服务”体系化措施,有效遏制火灾事故。 江西驴充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的监管平台。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记者了解到,赣州市依托技术优势,建成覆盖全市的电动自行车充电监管平台,实现充电设施全量实时接入与统一管理。平台具备高温、烟雾、漏电等异常情况自动监测功能,可精准推送包含位置、设备详情的告警信息至用户、消防等部门,形成“早发现、早预警、早处置”的多方联动。 江西驴充充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创新研发的电动车无线充电设施。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近年来,该市还将充电设施纳入老旧小区必改内容,采取社会资本投资、国有平台兜底等建设模式,全覆盖推进老旧小区电动自行车集中停放充电设施建设,充分利用公共空间,在街道、公园等公共场所补充布点。据了解,赣州市目前已累计完成3515个小区改造,新建电动自行车停放车位51万个、集中充电端40.6万个。 机制创新:考培分离把好“准入关” “以前考证要去外地,现在在市内一站式就能搞定。”正在参加焊工考试的学员王伟说。记者走进赣州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直属考试点,只见17套智能考试设备正有序运转。这里采用“机器评分+人工复核”的双重机制,既提升了考试效率,又确保了结果的精准公正。 赣州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直属考试点内,学员正在进行实操考试。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江西省应急管理厅党委委员、政治部主任刘闯介绍,为破解考试培训不分、考点布局不均、考务力量不足等突出问题,江西以实施安全生产培训考核“四化”建设为抓手,即考试力量专业化、场地建设标准化、考试流程规范化、信息系统智能化,深入推进考培分离,全省现已建成政府考试点19个,本市考生可实现“在家门口考试”。其中赣州市新建4个政府投资考试点,形成“一中心带三县”布局,辐射全市20个县(市、区)。同时,也彻底打破了培训机构“既当教练员又当裁判员”的弊端。 据悉,改革后的考试工种由13个增加至29个,覆盖电力电缆、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等“小众”领域。考试承载能力也由年均不足1.6万人次提升至2万人次以上,取证周期缩短60%,实操考试合格率从78%下降到52%。“合格率看似下降,实则是挤出了水分,提高了质量。”刘闯谈道。 赣州市安全生产考试中心直属考试点内,学员正在进行实操考试。人民网记者 时雨摄 江西省赣州市应急管理局党委书记、局长梅旭军表示,下一步,赣州市应急管理部门将继续深化科技赋能,在矿山、危化品等重点领域推广数字孪生、AI巡检等新技术,努力打造全国安全生产治理现代化示范城市。 |